基本上 ,人一生有两個家庭:一個是自己出生、成長的家庭,另一個是進入婚姻生活所建立的家,也就是自己“當家”的家。你自己「當家」的家,叫做「再生家庭」,原生家庭就是指個人從小成長的家。• 何謂原生家庭的影我們以三個方向來談複製過程(copy processes),呈現出我們被原生家庭的影響:一、再現(reenacting):我們長大後所表現的行為,正像以前那個親密關係人所對待我們的行為。 二、重複(recapitulating):長大後,我們允許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就像過去那個親密關係人所對待我們的方式.三、內化(introjecting):由於小時候受虐所造成的低自尊,內化而形成日後的性格特質。譬如小時候覺得〝被打,是因為我不乖〞,及長內化後,總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缺乏信心,討好別人。
原生家庭塑造人的個性,影響人格成長、管理情緒的能力,更為個人成長後人際互動的模式定型。在人際互動中,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裡不知不覺中學到的一些行為,因為耳濡目染,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很多時候在不知不覺中,就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當然不是只有負面的,我們可能展現父母的優良教養與德性,重複一如親密關係人,曾對我們的鼓勵與溫暖的對待方式,也因內化,增強了我們的自我形象與自尊,因此原生家庭對我們影響的正、反向與否,關鍵是在我們的〝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
由於每個人在與原生家庭的互動中,同時會有兩股自然的力量:一體性(togetherness與家人有所聯結)與個別化(individuality與家人分離獨立),良好的自我分化,即意謂此兩股力量的均衡,使我們在與原生家庭的親密關係中,能同時保有連結感與自主性,而不致於藉著過度的黏膩來獲得安全感,或因害怕失去自主性而過於疏離。夫妻雙方與原生家庭的分化程度,尤其關係著婚姻的品質。
原生家庭養成的一些習慣、期望或所謂的「隱形規則」,也常常造成親密關係中的衝突。在原生家庭成長時所經歷的強烈情緒經驗,會在成長後的成人世界,尤其與當前生命中最重的一些人(例如配偶或子女)相處時,重複浮現(觸碰到內在的情緒按鈕)而這樣的反應行為也稱為移情作用。
當你從小沒有解決的需求,當你將來進入親密關係,你會加倍討回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我會有那麼強烈的情緒很多時候,你從小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的感覺,通常會對你的生命造成決定性的影響或是一個強烈的經驗感受,一個影響一生的決定One Feeling , One Decision小時候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要決定。
• 這些潛意識中產生的「隱形的內在誓言」,常在當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上造成決定性的影響。這個影響一生的決定,並不見得一定是壞的。它曾在你人生中間某一階段保護了你,對你有幫助。只是到後來,當你的環境改變時,過去保護你的行為在新的環境裡,反而變成了一個阻礙。
對大多數人而言,在他們心理情結中有某些特別敏感、一觸即發、人際殺傷力特強的超級按鈕,就稱為核心情結(core concerns)。核心情結極易在日常生活中毫無防備、意想不到的時刻,被我們生命中最親近的人(通常是配偶)引爆。(core concerns)。
• 個案小故事
許多夫妻會爲雙方用錢的方式而爭吵。例如,當一個丈夫從小家貧,而妻子卻成長於豐裕的家庭,兩人在自組家庭,婚後經濟尚未穩定時,很自然地就會爲金錢而産生衝突。此時如果丈夫對妻子用錢的習慣不滿,對她說﹕「你打長途電話時,能不能請在晚一點、電話收費較便宜時再打﹖」或是「你買衣服時,能不能在減價時才買﹖」當他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對妻子某些行爲的不滿時,是「抱怨」,或是如果一個妻子在短短幾分鍾之內對先生說﹕你怎麽忘了幫我寄信﹖你今天去接小寶爲什麽會遲到﹖回到家來就一直看你的足球,爲什麽不到廚房幫我一些忙﹖……」實證研究中發現,像這樣「連環炮」一般的「抱怨」,會使對方覺得一無是處,這一長串的「抱怨」雖是針對伴侶的行爲,但它的累積效果,可以像「評擊」一般有殺傷力,讓配偶覺得受到「人身攻擊」。若想減少這些行爲的破壞性,最好的辦法,就是平日多彼此讚美,多互相「存款」,多學習第一人稱的溝通。
「評擊」、「輕視」與「否定」往往導致「防衛」與「反擊」。當一個人覺得被傷害、被侮辱時,最自然的反應,就是一面替自己辯護,一面攻擊對方,希望對方知難而退,不再繼續使你難受。然而,實證研究卻清楚指出,「防衛」與「反擊」只會造成惡性循環﹔婚姻中許多問题常是由原生家庭衍生而來的。過去的心理創傷,在與親密的人互動關係中最常浮現;以前没有得到的滿足,現在要加倍得到。比如小時候曾被父親虐待,對下一代可能會產生兩種極端的傾向:一種是重複模式,不自覺地成為打孩子的人;另一種責可能是過度溺愛、完全不管教孩子。
如果一個人不了解自己內在的情緒狀態,他就沒辦法和別人建立很深刻的心連心有意義的關係,你每次情緒激動時,其實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了解的機會.